(要闻)《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县域人均
本篇文章1160字,读完约3分钟
9月9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第15次报告。70年来,陕西县域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县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促进全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2018年,全省77个县(市)GDP总量达到10738.27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是2004年的10倍。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882元,是2004年的10.4倍。
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批“十大县”
70年来,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的落后局面,陕西省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各地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产业,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县域经济发展“十大县”,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大县”区域GDP达到3567.49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35.8%,比2004年高9.2个百分点。前十名县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6.75亿元,是2004年前十名县的8.6倍。县域生产总值最高水平从2004年的52.3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10.33亿元。2004年至2017年的14年间,全省4个县进入“中国百强县”,12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县”。
全省县城人口1003.43万人
70年来,为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双创新”深入发展,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推动力度,导致全省县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198.2亿元,是2005年的8.9倍,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48.4%,比2005年增长12.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到2018年,全省县级城镇人口达到1003.43万人,县级城市化率达到46.7%。与2013年相比,县域城镇人口增加156.63万人,县域城镇化率提高7.4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快了县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到2018年,全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13元,是2004年的6倍。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19元,是2004年的4.4倍,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本报记者张伟新闻推荐
太平人寿陕西分公司在客服节举办大型少儿剧游
太平人寿陕西分公司客服节开业以来,公司客服部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回馈客户的活动。今年的客户服务节推出了儿童戏剧之旅...
陕西新闻,讲我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有接地气的实时新闻,可以在陕西传播正能量。看看家乡,品味家乡情怀。家的声音很远。
标题:(要闻)《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县域人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