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十二五”时期 陕西经济领域领域取得五大成就
本篇文章1567字,读完约4分钟
10月8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团了解到,根据陕西调查团的调查,“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历史上经济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最好、民生改善最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陕西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五大成就。
数量和速度一起增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十二五”期间,陕西速度和陕西效率的影响举世瞩目。全省年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是“十五”时期的5.7倍,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陕西经济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2014年达到17690亿元,五年翻了一倍多,创造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陕西总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1871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274亿美元,经济发展潜力明显增强。2012年,全省城市化率超过50%,2014年达到52.6%,标志着陕西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
质量和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2009年,陕西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014年达到7640美元,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财政100元gdp含量达到17.8元,明显高于“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达到3506亿元,历史最好水平;非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12654亿元,占规模以上产业的62.8%,同比增速比能源产业快13.4个百分点。该省的经济增长正沿着质量和效率双重提高的轨道稳步前进。
新旧结合,多元化产业引领新优势。“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突飞猛进,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业结构由能源化工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多元化支撑转变。非能源产业增速连续三年高于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文化产业占5%,服务业占42%。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全省科技进步指数居全国第七位,贡献率达55.8%,科技在经济社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其中,以Xi为核心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我国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新高地。
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开启新的里程碑。“十二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最好、最快时期。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9324亿元,占gdp的52.7%,比“十一五”末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6%。全省县级GDP达到945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4%,神木、府谷、靖边、吴起四县先后进入“全国百强县”。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4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森林覆盖率达到43%,绿色版地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秦岭景观和绿色陕西成为三秦大地的新形象。
民生保障,推动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2008年,陕西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八大民生工程”,2011年扩大到“富民强省十大民生工程”,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中心,“80%的新增财力和80%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支出,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2008年至2010年,全省三年共投资1150亿元建设八大工程,建设项目8万多个,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26万农民迁入新居,解决了40万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十五”期末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倍和2倍。2011年后,十大工程领域100类基本建设项目和政策补助项目陆续实施。陕西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率先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医改的经验被誉为“陕西样本”;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缩小了2.4和6.2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从3.8比1缩小到3.1比1。人们的生活从“温饱”变成了“小康”。
编辑:雷
标题:(要闻)“十二五”时期 陕西经济领域领域取得五大成就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