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新闻]让文化更润心 让旅游更亮眼
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百花
我省出品的话剧《刘清》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化奖,集体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明星奖;全省35个项目入围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名单,资助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周至县集贤镇(Xi安鼓乐)等7个地方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Xi安鼓乐入选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约3.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736.31亿元。在文学艺术创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对外文化旅游交流等领域,全省成果丰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创造出了文艺。新编秦腔历史剧《司马迁》获第33届田汉戏剧奖。话剧《秦腔项链》和话剧《平凡的世界》入选2019年全国重点舞台艺术作品名单。同时,话剧《平凡的世界》获得了2019年国家舞台艺术创作支持项目的重点支持。一大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不仅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上了国家文艺的美好舞台。
为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领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全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快建设陕北和羌族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以项目为导向,我省积极实施省级重大文化旅游设施建设项目。上半年,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600多个,投资800多亿元;启动旅游厕所200个,完成19个,用百度地图标注旅游厕所2635个,全国旅游厕所系统同步,全国排名第九;推进两个重点工程建设: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和省美术馆扩建工程有序推进;组织参加第七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十五届深圳文化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旅游展览,推出一批优势文化旅游企业、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共享文化旅游发展成果。
上半年,全省文化旅游市场运行良好,接待国内外游客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12.40%,旅游总收入3736.31亿元,同比增长21.45%;2019年Xi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来自44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展商参展,举办了近200场文化旅游推广和演出活动;签约陕西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45个,金额389.5亿元;共开展旅游促销活动670余项,推出惠民措施4650余项,价值5亿多元,极大地推动了陕西省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拓展。同时,全省各地旅游相关企业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仅2019中国旅游日陕西分行就组织了103次主题旅游活动,推出了133项惠民措施,包括景区降价、免费等82项优惠措施,引爆了假日旅游市场。
此外,以陕西文化形象和从陕西出发对中国的了解,我省精心打造了陕西民族风格和秦云的品牌,并组织表演团队前往日本、德国、捷克、丹麦、白俄罗斯、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乌干达、马拉维、毛里求斯等十多个国家开展各种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深受好评。一系列具有陕西特色的交流活动讲述了陕西的故事,展示了陕西的特色,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标题:[陕新闻]让文化更润心 让旅游更亮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新闻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新闻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