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陕西时报网”在本站您可以浏览到陕西省10个市最近发生的最新资讯,是世界人民了解陕西最好的一个窗口。

主页 > 资讯 >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来源:陕西时报网作者:李子光更新时间:2021-02-16 13:32:53 阅读:

本篇文章4929字,读完约12分钟

兴我家邦特别访问院士李德仁

年初,得到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的消息,在武汉的李德仁院士很快展开了科学研究,利用宇宙遥感手段收集了医院施工前后的卫星照片,展开了环境监测判断。

李德仁,湖北省唯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士、武汉大学教授,1939年出生于江苏泰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后,地球空间新闻教育研究与科学研究困难 疫情发生以来,李德仁院士领导小组就火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什么样的动力? 这一年过了八旬的院士会主动委托战斗,指导他们利用地理空之间的技术手段参加武汉防卫战吗? 李德仁在接受本网络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家训的第一句是‘爱中华,兴我家邦’。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袖手旁观。 你必须尽你所能。 ”。

我们现在处于物理空之间和互联网空之间交叉融合的时代。

问: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过程中,你和你的团队做了那些工作吗?

李德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看新闻,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想办法用智慧化的手段应对异常事态。

从1月25日开始,与团队成员联系,合作公司收集医院施工前的照片,与日后的照片对照研究。 员工首先获得了2019年10月29日从高分二号卫星拍摄的照片,根据全色多光谱图像,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地区当时没有任何建筑物。 1月26日,医院建设3天后的卫星照片显示,北区箱型板房基础建筑的工作基本完成,也在其他地区进行。 根据1月29日的夜间照片,医院工地的夜间平均亮度是北侧住宅小区的4.3倍,是西侧道路的9.48倍,证明了工地正在进行极高强度的建设活动。 根据1月31日的照片,医院板房区域地点平坦,基础建设已经完成,集装箱板房已经大量入场。 之后,监视了雷神山医院。 我们发送卫星照片,为医院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卫星在天上看,告诉大家这两家医院很快就建成了。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很在意火神山旁边的湖水是否被污染。 提出了用珠海1号高光谱遥感卫星进行监测。 有20多个光谱,可以从湖中取样高光谱,以开工前和开工后为对象调查光谱是否有变化。 然后,我们队又使用中国高分3号和欧洲雷达卫星进行了遥感监测。 地表稳定,水无污染,医院建设判断为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

问:除了这两家医院的建设,你研究的地理空之间的新闻技术在疫情应对期间在那些方面也发挥了作用吗?

李德仁:地理空间新闻学分为遥感、导航和地理新闻三部分。 监测医院建设是一种遥感技术。 北斗导航用于提高精度,指挥交通管理、物资运输、医院杀戮、饮食、输送医疗设备的机器人、保证医务人员上班下班的4000辆城市电动自行车等。 另外,智能城市建设将城市分成16000个100米×100米网格,沉降社区干部补充收集大量数据,实现网格化的精细管理,对“四类人员”的隔离和治疗发挥了作用。 这次能比较迅速地控制疫情的是与时空数据集中、网格微细化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问: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实践,遥感技术和大数据的未来如何在应急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李德仁:应急管理是国家的重大课题。 疫情发生后,作为科学技术人员,我一直在想用智能化手段对付疫情,更好地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来降低损失的方法。 我们现在处于物理空之间和互联网空之间交叉融合的时代,通过映射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取得地理空之间的新闻、时空大数据,例如

中国的遥感技术这几年进步很大。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花了72个小时从外国同行那里得到了遥感图像。 这次两家医院的建设,我们当天8小时内得到了数据。 从快速发展的方向来看,一是提高智能化的程度,另一个是提高响应速度。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空之间的分辨率达到0.5米,坐标位置精度在亚米级,充分评价的周期不到5分钟,从获得数据到提供服务的顾客不到1分钟。 这项技术将来可以在很多领域使用。

使城市更聪明是管理系统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问:我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 大学时去海南画完地图后,下到水泥厂工作过。 这些经验对今天的成果有什么影响?

李德仁: 1959年,国家决定在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橡胶生长在坡度小于3度、水土不流失的地方,所以带我们300名大学生去测绘了。 海南岛在10个月内绘制了300多张地图。 这种罕见的经验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这些人不仅理论而且实践,之后很多人去了全国各地的平面局当骨干。

“文革”期间,我被下到石家庄水泥厂。 第一年离开工厂成为工人,学习了水泥电线杆的生产方法。 后来,厂长认为我是知识分子,调到化验室当了负责人。 事业中,通过自学和实践,与北京建设院水泥所的同志一起开发了“新型硫铝酸盐水泥系列”产品。 这种水泥凝固后马上产生应力,强度高,后来用于唐山大地震的应急救援,获得了国家发明第二等奖。

问:你真正开始科学研究是在1980年代,开始时的情况怎么样?

李德仁: 1985年,我结束海外学习回国了。 申请的第一个项目经费4万元,第二个项目也8万元,都做了。 成功在于多次不懈的努力,读书要努力,要努力,创新要努力,实践也要努力。 读书,思考,创新,实践,实现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过程。

问:很多科研人员必须面对个人有趣的人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 你是怎么解决的?

李德仁:人的一生要活用个人的价值,就必须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 贡献可能大也可能小,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如果能结合自己的有趣、优点、国家的诉求,那是我们追求的,但首先重要的是成为有教育、有素质、有利于时代的人。 国家为了发挥人才的作用,个人研究也必须以国家的大目标为中心进行。 就像这次疫情对策一样,很多医生护士冲进了前线,他们有趣的兴趣爱好可能不同,但选择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问: 3月2日,进行公益直播,参加了“使未来城市更聪明”的课程。 你为什么专业做这样的网络直播?

李德仁:这次的主题是“智能城”的网络公益直播,最多有18万人在线,累计有36万多人上了这门课。 智能城市通过城市二维、三维空之间的新闻框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实时收集空之间的人、车、物的动态数据,

地球在物理空之间,如果把地球上的东西数字化放在网上,就是数字地球。 智慧地球是数字地球和物品的互联网,支持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参与和信息表现,为ip提供新的服务。 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室外流媒体、数字家庭、车载娱乐新闻、远程新闻服务实现后,人类智能地球时代也来到了。

让城市更聪明,更聪明是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从现实城市、现实地球到数字城市、数字地球,再到智能城市、智能地球,从1990年代到现在,在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中国有可能赶上这个机会,超过速度和可能性。 进行直播是教越来越多的人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使城市更“智能化”。

家训:我爱中华,兴我的家邦

问: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两年半一般需要5、6年,催促毕业后马上回国的理由是什么?

李德仁:我1982年去前联邦德国波恩大学进修,1983年搬到斯图加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85年取得工程博士学位回国。 当时2月答辩,2月25日回国,3月5日回到武汉测绘学院开始上课,在海外写教案。

据我看,国家送我去留学,我一般一毕业就回来。 祖国是母亲,我们不能告诉母亲条件。 这就像你回家看妈妈之前不要问。 你给我吃什么,住什么样的房间,条件不好? 我不回家。 我出国的时候是讲师,回来的是讲师,出国之前住哪家,回来就住那家。 现在条件好了,千万不要把它作为回国的条件,回国要报答祖国。 另外,国家也有支持科学研究的渠道,各种基金项目、重大专业计划,有能力的话可以申请项目,很多渠道可以达成自己。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问:有机会在瑞士教书,当时一年就挣了足够的“一生工资”,你为什么放弃了?

李德仁:应1991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的邀请,提供了6500瑞士法郎的月薪。 那时我在国内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但只回来了四个月。 第一,我担心国内的研究离不开我。

问:你弟弟李德毅,表弟李德群都是院士,“一门三院士”的原因是什么?

李德仁:我觉得这和从小接受的家风教育有很大关系。 我们出生于江苏泰州的读书世家。 曾祖父李贞发写了80字家训,挂在老家的大厅里。 其中的第一句话是“爱中华,振兴我国”,即中华儿童,爱祖国,爱人民是第一位。 另一个是“孝德永彰”,一个家庭要内重孝,外重德。

不仅如此,家训还教授苦学、修身养德、社会服务等。 包括学问之道、人之道、处世之道。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对人诚实,关心邻居,帮助别人开心,忠实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俭治家。 我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成为小学生,必须找个文盲家庭帮助百叶窗。 妈妈花钱买了百叶窗教材,送到人家家,放学后去教了一两个小时。 1963年毕业时,妈妈对我说,你要就业,养上大学的弟弟妹妹。 当时每月挣55元,妹妹在南京大学,弟弟在南京工科大学,我每月给他每人寄15元,自己留25元过日子。 这些都留在成长的记忆中。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q :你觉得家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关系怎么样?

李德仁:家庭是最能塑造身体精神的地方,家风是培养人的第一关。 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用什么样的做法做派,都有什么样的事业成果。 人出生后要接受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家庭教师可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一些补充和扩张,但无论社会发展得多么迅速,其重要意义都是不可替代的。 这种优良必须从以前就继承下来。

好的家风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社会风气的好转由千百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着。 我们国家现在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这时,必须从更新的高度认识家风教育,遵守家庭教育这个关口。

问:在新时代继承好的家风应该从那些方面开始吗?

李德仁: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习自力更生,通过奋斗创造未来,获得人生的价值。 现在的条件很好,但告诉他们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好,必须有动力,兴奋,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激励他们。 在德国留学,德国年轻夫妇意识到自力更生,不需要房子和钱,两个人建设家庭。 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加那样,要多次自信自强,自力更生。

其次,要教育孩子多次读书。 环境无论如何要多读书,有想法读书,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实践。 如果从小就加强这种家风教育,中国的年轻人会比一代人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有希望。

中国人要自信,使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问:你的老师王之卓和学生横健雅是院士,你认为你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李德仁: 1978年,我在中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科的创始人王之卓教授手下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解析摄影测量研究。 之后去学校留学,从王之卓院士来我,来我学生横健雅,我们留学后直接教书。 我们的共同点是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反复自力更生,开展团队合作。 人多力量大,大家团结合作,围绕国家重大诉求,看清世界学科前沿,组织老中青集中攻关。 出主意,能带大家去做的时候,那就是做。 这也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代传下来的好以前传下来的。

【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问: 20多年来一直在教本科生图形学概论,为什么?

李德仁: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来自自己的经验,上大学之前,专业很模糊。 我听说当时制造导弹火箭是最专业的。 数学是导弹开发的基础,我考了北京大学的数学系,但没有被录取。 学生也不想像我一样无知。 二是让学生知道来这里学习什么,学科发展得有多快,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学习。 三是院士讲这门课,有经验,有权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产生更大的有趣,听后安心学习,确立更长期的目标。

问:你一生从事科学研究,你认为在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德仁:一是自信,几十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说明中国的道路是对的。 中国人要自信,更加努力,自强,让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学科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们不仅满足于一个大国,还不能成为一个强国,振兴我们的民族。

二是科研一定要谦虚,实事求是。 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差距。 看差距努力的话,在这一点上可能会超越过去。

标题:【时讯】兴我家邦 专访院士李德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陕西时报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陕西省本地新闻的资讯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陕西时报网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陕西时报网网站介绍

陕西时报网是陕西首家省级权威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是陕西省网络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陕西新闻网承担着网上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等重要任务,是陕西省网络新闻宣传第一平台,也是陕西发布新闻量最丰富、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陕西地图、陕西人事、陕西小吃、陕西特产、陕西美食、陕西苹果、陕西猕猴桃、陕西旅游 陕西博物馆、陕西旅游攻略、陕西煤业、陕西高考、陕西专升本、陕西中考、陕西招生、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教育、陕西方言、陕西民歌、陕西福彩、陕西11选5、陕西麻将、陕西体彩等信息资讯。